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完成人:李春忠,张玲,黄锐等 该项目针对改性塑料的组分设计和结构控制等难题,从无机颗粒表面修饰、材料结构及界面设计出发,对改性塑料制备的共性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重要和原创性成果:第一,借助于弹性体环氧基与纳米颗粒表面羟基反应,创造性地开发了纳米颗粒表面接枝功能弹性体的新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纳米颗粒在塑料基体中的分散及界面相容性;第二,创新性地提出弹性体和无机颗粒协同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思想,提出多元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及结构控制方法,设计开发了聚合物/弹性体/无机填料多元改性塑料及制品;第三,揭示了无机纳米颗粒对PBT/PET合金界面酯交换反应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创新性地开发了高耐热性和高刚性的无机纳米颗粒改性PBT/PET合金及制品;第四,首次提出了无机刚性颗粒与玻璃纤维混杂改性尼龙的新思路,利用不同尺度无机填料的协同效应制备了高刚性和高耐热性的尼龙复合材料。PBT/弹性体/无机颗粒/玻纤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韧性和热变形温度等主要性能优于GE公司Valox EH7020产品,PA66/玻璃纤维/无机物/长效热稳定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韧性和热变形温度等综合性能优于Kopla公司的KDX1013产品。 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16项,其中授权9项,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21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科技查新、用户报告和鉴定验收指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产品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无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控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项目开发的弹性体和无机颗粒协同改性PBT、PA、PP等复合塑料及制品,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企业实现产业化,已应用于电子电器、通讯、高速铁路和神龙富康、马自达、标致、福特等中高档车型上,其中国产原装轿车前车灯饰框所占市场份额已超过25%。近三年累计为企业新增产值13.85亿元,新增利税4.0亿元,出口创汇超过2200万美元。 该项目开发的改性塑料及制品在汽车、高速铁路、电子电器、通讯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对汽车轻量化、环保、节能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而且项目通过替代进口产品节约了大量外汇,并极大地推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