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在现实中,我们的父母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情绪,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总是忽冷忽热的,开始还是亲热,突然间就变得翻脸不认人了。这对孩子是不好的,让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父母眼中的坏孩子了。这就容易导致孩子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变得很紧张很小心,从而学会习惯看父母脸色去办事。要知道,孩子从小太过听话也不是好事,万一以后,孩子需要的什么心理问题,他还敢和你去交流沟通谈心么? 所以,我们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多感受一些爱与关注,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事,也不要过分在乎孩子的成绩,这样对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都是有好处的。 故事3: 女儿还小,不如简单游戏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清楚学习应该学什么,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现行教育体制对成绩的强调几乎是他们对学习的唯一印象。这样,成绩不好的孩子对学习的厌恶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学好,但却缺乏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也会下降,从而产生厌学。 李先生今年35岁,他的女儿笑笑刚上2年级。他觉得,不应该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她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 “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可以报名参加书法班、舞蹈班,孩子喜欢手工制作的话,就给她提供材料,给她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到笑笑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她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此外,我们还喜欢让她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她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专家点评: 教育专家徐国静老师也曾说过,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如何培养儿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父母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