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在谈到教育经费时,苍山县财政局是这样表述的。 据苍山县财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中央关于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提出之后,山东省有关部门就下达了相关文件,要求下辖地区做好有关调研以及部署。根据当地财政局3月29日作出的关于“教育经费占GDP4%”的调研报告来看,中央的目标要在这个贫困县实现有些难。调研报告指出,“随着国家教育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近年我县也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由于我县是农业、人口大县,虽然我县2011年GDP收入达到217.58亿元,但因苍山工业薄弱,税源少,财政收入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刚超6个亿,所以对教育的投入要达到GDP的4%,我县困难很大”。 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财政困难的人口大县来说,对于教育投入更为具体的表述也许应该是——如何才能让这为数不多的教育经费用到“刀刃”上。 “左右为难”的教育部门 据了解,苍山县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投入是按承担比例足额配套义务教育经费、校舍安全工程,购置必须的教学设备等。苍山县教育局局长张同峰告诉记者,2011年,苍山全县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4.9%;财政性教育支出增幅达到30%,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水平。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实现了免费,农村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住校、吃饭都有补贴,上大学国家也设立了助学金和奖学金。然而,现在的教育发展,特别是县区教育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张同峰向记者介绍说。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教育方面,苍山县亟待解决的不仅仅是“危房校舍”需要修缮这一个问题。 在下村居住的李金美就在为孙女如何上学发愁。李金美的大儿子和儿媳妇在浙江省义乌的一家糖果厂工作,只有在春节的几天能回到沂蒙山区的老家与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团聚。平时的时间,这个不大的院子里只有55岁的李金美和老伴,还有今年6岁的孙女、5岁的孙子。 “现在孩子在附近的幼儿园有校车接送,但是明年娃儿就要上小学了,从我们家走到宝山小学要一个多小时,以后天不亮我就要起来送她上学。”李金美说。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县城建设步伐的加快,苍山县中小学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逐年增多,这些孩子中午吃饭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记者在宝山小学采访几近结束时,赶上了学校的午饭时间,全校300多名孩子,有一半的孩子或是拿起了早晨从家里自带的午饭,或是啃着买来的5毛钱的馒头,条件好一些的也就只能加上一个1块钱的鸡排或者是袋装豆奶…… “如何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和均衡的就学条件,边远学校‘热水、热饭’和寄宿问题,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校车安全问题,经济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等,都是苍山县教育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张同峰说。 对此,张同峰这位教育局长的描述是“严格把关,该花的花,不该花的钱坚决省下来”。 “在合理结构的调整中,对于教育经费怎么花得透明、花得放心,备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关注。我们认为,教育经费支出应当突出体现公平、公开。也就是说,教育经费的支出应当优先用于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与困难。”张同峰说,在苍山县,目前教育的最薄弱环节就是校舍危房改造。 据苍山县财政局的调研报告显示,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资金紧张,校舍安全工程进展缓慢。但按照中央、省、市要求,2013年年底必须全面完成所有C、D两级危房改造,同时有关部门多次下发文件明令要求严禁使用D级危房校舍,危房已成为影响苍山县学校安全的重要因素。 由此,教育部门最终一致认为,“如果站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通盘考虑,苍山县教育经费运用首先是积极改善基层学校的办学条件”。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教育经费主要用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苍山县财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一方面要合理规划教育布局,引导适龄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在保障生源的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在规划建设中心城区时,重视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