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型少年数学竞赛活动“华杯赛”,初赛笔试前发生泄题事件。自今年以来,从大学生的考研(微博)英语到小学生的数学竞赛,屡屡失守的考试保密工作,损害了应试者的切身利益,也重创了组织方的公信力。 面对社会公众对泄题事件的关切,相关部门除了在第一时间依法严查相关责任人、加强改进保密监管措施的同时,也应认真思考:屡禁不绝的泄题舞弊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铤而走险的社会焦虑? 事实上,各级各类“泄题门”往往充斥这样那样的利益纠葛:正因教育资源分布的失衡,才有“小升初择校热”的过度竞争,才有家长们对竞赛的偏执与竞相追捧;若非考试组织形式的僵化,尤其是专业考试机构的缺失,那些长于“押题”、“窃题”的社会办学机构又怎会无孔不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考试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标杆。提高考(微博)试的信誉与效力,就近来看要依法严惩违规者,长远思之则需从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入手。只有当孩子们的书包不再沉重,良性竞争的道路不再荆棘,顶风舞弊的利益链条才可能被斩断。 (人民日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