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北京每年投入2亿元鼓励学生到校外学知识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3-10 00:16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 (王思海陶蕾)北京市政府将每年投入2个亿,保证每个学生每年两次走进社会大课堂,走出校园学知识。今年,北京市教委将社会大课堂活动升级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北京市116万中小学生都将从中受益。

  9日上午,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全体学生走进了国家大剧院,参观了歌剧厅和音乐厅。他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灰姑娘》《茶花女》《蝙蝠》《图兰朵》等歌剧、舞剧图片展,了解剧目制作。

  该校主管学校德育工作的王新颖老师介绍说:“我们在选择资源单位的时候,主要将学生的课程与社会资源单位结合,比如最近学生们的音乐课本涉及了《图兰朵》的相关信息,现在步入国家大剧院,再听讲解员解说,感受就不一样了。”王新颖说,南法信中心小学打工子弟学生占全体学生的82.7%,“让打工子弟学校学生走进国家大剧院这样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共享教育成果,更能促进教育公平”。

  据了解,北京市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旨在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走出校园,拓宽视野,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锻炼能力,综合提升各方面素质。为保证该工程顺利开展,北京市和区县都将进行经费补助。市级补助标准将分为两档。城六区按照年生均150元给予补助;郊区因为路途远,增加交通费,按年生均200元给予补助。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每学期一次课外教学将排入课表,成为对中小学校的最低要求。“学生走进资源单位不仅是参观游览,要有目的地结合课程改革进行探索。”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