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网友:哑铃弑母警醒绑架式的开发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02-27 14:33
分享到:

  2月25日多家媒体报道,长时间压抑之下,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终被扭曲成血淋淋的现实。“妈,我给你准备了一样东西,你把头低下,把眼睛闭上不准看。 ”今年2月7日,当妈妈再次数落其学业后,河南郑州的高二学生成才(化名)突然说。妈妈听了话,闭上眼睛,低下头。成才趁机举起准备好的哑铃,砸向妈妈……这位母亲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学习抓得很紧。因为学习的事,娘俩经常吵架。

  好学生、哑铃弑母、手段残忍,“不后悔。我可以不用学习了,不用压力那么大了。”这不仅是一起教育悲剧,更是对绑架式的教育开发的强力反抗:只要挣脱了捆绑自己的教育绳索,就能得到轻松、自由和快乐。这种荒唐逻辑恰恰反证出孩子平时承受了太大的精神沉重、精神煎熬和精神摧残,以及心理苦闷和苦痛。其情可悲,其痛可鉴。

  所谓绑架式的开发,就是说,当下,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发展和规划,从来就缺乏平等自由、教育民主、尊重协商,而完全是成人意志,驱赶着孩子在教育功利的羊肠小道上迂回奔走。孩子不喜欢兴趣班,家长就强迫参加;孩子想发展业余兴趣,却会受到无情打压。达不到要求,就会受到冷嘲热讽。孩子成了一辆加满了油的跑车,高速奔跑是他唯一的任务。学习之外的亲情沟通、兴趣开发、享受生活等成为了奢侈品。就像新闻中的孩子,没有一点玩耍的时间。

  而毋庸置疑的是,孩子对玩耍、无忧无虑、冒险探索,从来非常热衷,他们觉得,有了这些,生活才有乐趣。如果这种天性和生活平衡得不到满足,弱小的他们就会将报复、怨恨、不满等负面情绪,在潜意识积蓄下来,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一种人格和认知的扭曲,甚至罹患心理疾病。在某一个临界点迸发而出,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就像今天的哑铃弑母,这个时候,控制孩子的已经不是理智了,而是潜意识中的不满,而是扭曲的心情、偏执的认知,这股力量足以将任何亲情、规则和考虑后果等扔到九霄云外,造成极大的教育创伤。

  留心现实生活中,凡是亲子关系不够好的家庭、极端逆反的孩子,家长多是“军阀式的家长”,多有“绑架式的开发”。家长凸显出太多的精神强势、心理强势、力量强势,又加上很多家长缺乏足够的心理发展意识,认识不到心理发展不良会造成教育废品,结果,教育问题屡屡出现失衡。越是压力太大,孩子就容易在人格发展、心理发展方面成为“低能儿”。心态不够阳光,充满阴暗和不快乐,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优秀人才吗?新闻中的孩子在人们眼中是个好学生,却残忍杀死了母亲。哑铃弑母的孩子是残忍者,更是教育不良方式的牺牲品。家长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这种愚昧和无知才最令人痛心。

  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更认为,“自由”这两个字,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没成为共识,公众对它还有太多的误解。所以,我想,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重新估价自由在教育中的价值。如何理解“自由”,我想最简单的是要考虑如何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这是一种批评,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发展指引!

  美国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81岁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说:“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让醒绑架式的开发走开吧,家长们请尊重孩子的选择,用多元化眼光多赏识孩子,而不要用单一的分数评价捆绑孩子;要相信孩子会大器晚成,而不要用眼前的过分市侩和功利剥夺孩子的精神快乐;家长更要多一些心理发展意识,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要用残忍,摧残孩子的心理。教育和谐才有望得到积极落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人民网立场)

(人民网-教育频道)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