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不听话押金”警示教育偏离本义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02-19 09:26
分享到:

  历史的魅力时常被解读为往返反复,因其可再现,便也更让人着迷。可是历史若以悲剧性的色彩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带来的痛苦将会是叠加的效果。前段时间,学生“戴绿领巾”、“走廊考试”等事件让社会反思区别对待差生所带来恶果的声音还余音在耳。如潮的批评之声还未退去,近日,一网帖又曝出,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尚贤乡尚贤中心小学要求学生上交“不听话押金”,如果小孩在校违纪,押金将会被逐一扣罚,直至全部扣完为止。

  不由的为那几个担心扣罚押金的孩子感到担心,本该充满快乐和玩耍的年纪,却总是要在玩之前对于自己的行动是否违纪作出判断,以便不至挥霍的花掉那一百元押金。更让人担心的是,以金钱来威胁听话的“计谋”,是否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扭曲,甚至是伤害?

  其实答案不言自明。事实上,以押金来防范学生来犯错,范了错就扣钱的方式,也就在间接的疏导这样一种逻辑:犯错可以不是错误,代价只是钱而已。这对于正处塑造性格关键期的孩童来说,将不可避免地种上金钱至上的观念。这是一种可怕的逻辑衍生,至少不是我们期望的。

  众所周知,孩子天生好动,这是本性使然。教育的职责是在疏导,而不是一味的压抑,特别是不能以一种有害孩子的方式去压抑。孩子犯错并不可怕,老师也完全没有必要谓之如虎,也不能用押金限制了事。教书育人,教师肩上本身就担有育人的重责,细心引导学生本就是老师的本分,用“不听话押金”逼出的听话孩子,也必然会是一个心灵并不健全的孩子。

  不断发生的差别对待学生的事件,应该引起社会尤其是教育者们的足够警惕。我们应该回到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来看,办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名,是为利?都不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为了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那么,对于还处在孩童时期的学生,为师者为什么不能有必要的耐心和宽容心,去理解和疏导那些所谓的差生和顽皮的学生。

  教育使人明智,同样,不好的教育方式同样能祸人。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会人知识和听话,老师存在的价值也从来不是区分好学生与坏学生。教育必须要建立在尊重个人的性格之上,也只有建立在尊重个性之上的教育才能成就一代懂得包容和独立的一代。

  电影《好孩子坏孩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其实每个孩子都很优秀,只要不拿着一成不变的标尺去衡量他们。梁公说“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每个孩子都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自己,请让教育回归本义。

  教育资讯

更多教育资讯

(荆楚网)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