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乌鲁木齐2月18日电 (记者韩立群)作为自治区“现代文化促进周”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2月17日下午, 20位“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人物走进高校,与各族师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他们的现身说法深深地打动了大学生们,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提供了借鉴。 在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副院长阿不力克·艾山介绍了自己母亲艾姆拉汗·赛排尔的事迹。艾姆拉汗·赛排尔是库尔勒市巴格乡博斯坦村二队普通村民,只有初中文化,在家里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让9个孩子读书上进,成为“有出息”的人,其中2个孩子是博士、2个是硕士、5个是本科生。 “我就不拿讲稿了,我带了一些画册和资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上面的产品都是我发明的,你们要感兴趣的话,就翻着看一看,也许能有些收获呢!” 在新疆财经大学,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古牧地镇大破城村农民发明家马俊第一个发言。当年因为家里穷,马俊仅上到初二就辍学回家。但他爱学习,爱钻研,爱鼓捣机械,围绕着“我是个农民,农民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发明什么”的理念,潜心攻克了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发明了20多项专利技术,进行80余项技术革新,解决了广大农民朋友在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 生活质量,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发明家”。他从一个人、一家修理铺、1000元钱起家,到今天发展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金属制品公司。今年30岁的石河子女孩孔令媛2004年从大学毕业后本来在国家最大的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当了一名工程师,但她一直对开办养老院事业情有独钟。2007年,她辞职了,先在长春一家养老院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她回到家乡石河子市开办了一家养老院。现在,她的养老院规模越来越大,她已经从一个只有想法,敢闯敢冲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有睿智思想和前瞻眼光的企业家。新疆大学政管学院学生祖白热·艾尔肯说“这么多的感人事迹,对我的触动很大。每一位模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坚持不懈,越挫越勇。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要有一颗坚持奋斗的心。这些典型人物的经历都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不到的知识。我会以他们为榜样,为未来而奋斗。”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新刚在座谈会上说:“各位典型人物都是新疆各条战线上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的杰出代表。广大莘莘学子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无论是现在的学习阶段,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或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要大力发扬“新疆精神”,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谱写出人生命运的华彩乐章,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民网-教育频道 韩立群)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