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最后几天,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庞大集团,601258.SH)董事长庞庆华的心情黯淡。 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鉴于萨博(Saab)汽车被宣布破产,公司决定停止收购萨博汽车股份的交易。这意味着,庞大集团最终也没能像其掌门人庞庆华所希望的那样,成为这家有着68年历史的瑞典汽车品牌的新主人。 对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并购的机会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成功的先例。与2010年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一样,在庞大并购萨博案中,买卖双方也同样是中国民营企业与瑞典汽车品牌,但故事却并未按照前者的逻辑发展,反而走向了海外并购的另一面—沟通谈判反复无常、信息不透明、舆论的质疑以及无法挽回的巨额亏损。 作为这一事件的中方主人公,庞庆华中等身材,浓眉大眼,说话慢条斯理但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被视为中国汽车经销界的领军人物。上个世纪80年代,他还是河北滦县物资局一名普通的业务员,随后开始进军汽车销售领域。经过20余年的打拼,他缔造了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2010年,庞大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37亿元。 如果没有收购萨博的失利,2011年对庞庆华和他的庞大帝国来说算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年份。2011年4月底,庞大集团以45元/股的发行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2011年第一个在A股实现IPO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募集资金63亿元。 借助上市带来的资本效应,庞庆华本想为下一步的发展博取更多的筹码,但现实却并非一片光明。 2012年2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北四环附近的一家会所,正在参加一个行业会议的庞庆华中途“逃会”,接受本刊独家专访。他看起来已经摆脱了收购失败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仍是那个庞大员工所熟悉的掌门人—专注,思路清晰,对未来笃信不疑。 “我相信自己就好比岩石上长出的松树一样,能够抗风雨,非常坚实。”他说。 失手 在2011年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庞庆华是“‘走出去’的控制力”分论坛的嘉宾之一。跟他同台的还有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怒波。当时,黄怒波正因冰岛买地的事跟冰岛内阁部长隔空“打架”。该部长在得知黄怒波的投资计划后称,“中国人什么都买”,而且,“这个买卖太大了!” “我说他有垄断思维,而且有种族歧视。”黄怒波说。 坐在旁边的庞庆华若有所思。近几年,海外并购军团也频现中国汽车企业的身影。庞大集团是其中之一。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庞庆华以2000万美元收购美国犹他州一处铁矿。但与其它知名度更高的并购案相比,庞大的海外并购故事就像大海中的小浪花,并未引起外界更大的兴趣。 真正掀起舆论狂潮的是萨博并购机会的出现。 按照常规思路,经销商集团涉足整车制造,这是一个颇具挑战的决定,听上去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何况,在被通用剥离之后,由SPYKER接手的萨博品牌的生存已经举步维艰。在收购进行了几个月之后,萨博甚至陷入停产。 不过,这并没有浇灭庞庆华收购的热情。他真正的用意并不在涉足整车制造(这也是他为何要与青年汽车联手的原因之一),而是希望能拿到萨博在中国的进口车代理权,进而复制之前斯巴鲁模式的成功。目前,庞大是日本汽车品牌斯巴鲁在中国最大的进口车代理商。斯巴鲁每年为庞大贡献的毛利超过20%。 但萨博母公司SPYKER的诉求则是在中国寻找投资者。这与之前庞庆华的设想虽然不符,但他觉得可以一试。在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的关系中,后者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但如果能拥有一家汽车品牌的股权,经销商的话语权无疑将大大提升。这在汽车经销商的历史上,尚无先例。 “现在都说创新,那我也创新一把。”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