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教育系统热议“汉骂”现象:坏毛病源于模仿
来源:荆楚网
发布时间:2012-02-09 13:33
分享到:

闹得沸沸扬扬的“汉骂门”,缘于爱国者公司员工张恩源在机场候机大厅听到一句小孩的“汉骂”。连日来,本报关于“‘汉骂’与‘汉敬’”的相关报道,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净化汉腔、摒弃“汉骂”,老师、家长加强引导责无旁贷。

学生

少数同学“出口成脏”

“大多数同学讲话比较文明,但也有少数同学‘出口成脏’。”武昌某中学学生云云(化名)告诉记者,一些同学还因为爆粗口导致打架,屡被老师批评。

昨日,记者随机调查了武汉五所中小学的学生,他们都表示周围存在“汉骂”现象,多数出现在学校外的环境中,少数出现在校园内。

家长

尽量避免出现“汉骂”

武汉黄陂街小学六年级学生项诚宇的妈妈表示,她和丈夫在家都说武汉话,但用语尽量避免出现“汉骂”,有时听到儿子无意飙出“汉骂”,他们也会喝止并要求儿子纠正。

“有一次儿子说粗话,我还打了他一巴掌。”她认为,任何一种方言中都有骂人的词句,纠正不文明用语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改变外地人对武汉的旧印象,首先要从改变武汉的语言环境着手。”学生家长林云说,虽然她是武汉人,但在家里基本用普通话交流。一次,她用武汉话解决了一个小纠纷后,大家都称赞“不带渣滓的武汉话很好听。”

校长

学生说粗话要干预

“小孩子说粗话,都是模仿别人,如果父母和老师没有处理好,就会形成坏毛病。”武昌积玉桥学校校长祝正洲认为,孩子的坏毛病是模仿出来的,好习惯是训练出来的。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老师碰到学生爆粗口,也要及时干预纠正。

祝正洲说,该校每年都会向家长免费赠送印有教育孩子方法的“家长教育行动指南”,里面提到:父母一定要做孩子的榜样,和子女交流时要使用文明用语,给孩子营造文明的家庭氛围。

武昌实验小学校长、湖北省特级教师张基广认为,在私密场合,如亲人、朋友间使用方言很正常;但在校园等公众场合,必须推广普通话。因此,该校要求师生在校园里一定要使用普通话,注重文明礼仪。同时,校方也会在班会等主题活动上,加强对学生文明使用方言的教育,教孩子们明辨是非,告诉他们骂人、说粗话是不文明的行为。(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罗欣 乐毅)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