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能力 毫无疑问,俞敏洪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一点无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在《赢在中国》的点评台上,俞敏洪的善言都让人印象深刻。 讲到沟通的时候中国人习惯会想到这个人会拍马屁、会谈判等等,但俞敏洪认为,这只是一部分。一个会交流沟通的人,你会发现他在语言上没有太多的话语,有的人几句话,却能让人很舒服。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尊严,遇到了尊重你的人,你愿意与他继续做事情。 明白这个道理的背后是创业时无数次的挫折,在俞敏洪刚起步做新东方初期的时候,租了北大的一个教室,有个老大爷在看教室,但因为俞敏洪没有送礼,这位看门大爷把所有的同学在门外关了一个多小时,直到俞敏洪送了一条烟才作罢。俞敏洪说,“这和我们接触的很多领导一样的感觉,他不说要什么,但就不给你批准办事,到最后你终于发现他要的不是崇高,而是金钱。” 这些惨痛的教训让俞敏洪感受深刻,他深深体会到,一个互相不尊重的社会,造成了冷漠的社会。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尊重他人,尤其是尊重自己的员工,就格外能够被人认可。 俞敏洪说:“新东方现在有三万员工了,应该没有一个员工回忆起来我侮辱过他们,但是不小心侮辱了,我也会有过道歉。当成平等的人,从人格上产生尊严,从行为上表示尊重的时候,你的成功就多了一半,因为你周围的人都不会排斥你,觉得与你在一起很安全、很舒适。” 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有人指路。”俞敏洪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简单地用这四句短语代替。 在大学期间,每天精读大量书籍。俞敏洪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我前天统计了一下2011年一共读了54本书,我的原规划是80本,但是太忙了,没有办法。”俞敏洪认为读书不仅能保持思考,更重要的是保持学习和进步。 判断能力的获取则要靠后天的历练。经历比其他人更多,就知道不该碰的事情不碰,该碰的不放过。高瞻远瞩、有远大胸怀。 俞敏洪认为,一个人如果有了别人信任的能力、与人平等沟通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以及判断力。再加上勤奋刻苦就一定能够成功。 “我的人生一定为大事而来,可能这件大事到80岁的时候回头看才能明了。人是需要去努力,去悟的,人这辈子最重要的结局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我们要做的是一路前行,不断地领悟。”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