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杨海宇发言。 今天是作为一个志愿者,不代表任何机构,是因为我已经跟小天使行动基金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我觉得他们的工作跟我作为一个致力于儿童工作的志愿者有着共同点。 我跟大家说几点个人化层面的东西,包括我十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去推动的国际上的一些理念和实践。 权利视角: 至于在国际范围内,儿童和青少年的参与不光是公益事业,也包括学习、教育、社会福利,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备灾、减灾,有数不胜数的例子。我讲一下不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也有儿童和青少年代表参加。联合国有一个减灾协调机构,也会邀请来自各地的青少年和儿童一起参加。为什么?因为我们社会环境,要遭受的灾害甚至将来发展很多的经济和社会方面,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和儿童,他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们跟我们一样共享这个星球和环境,而且他们有愿望参与。而且联合国公约强调要倾听儿童的声音,除了倾听更重要的是有机会让他们参与、决策,这是最关键的区别。 不仅仅是搞一个活动请很多孩子来就叫参与了,这叫参加。我觉得有效的参与必须让他们参与到决策和行动当中来,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能够让青少年成长更有效,更能够增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给大家分享几个我们支持过的,我在更早的时候在其他国际机构做过以儿童为核心的调研。很多观点如果我们不去倾听、不去问,我们不会知道。我们会觉得孩子有多少社会责任感和意愿希望能够了解合理解别人。这是云南的一个例子,这几个例子是我从小天使基金项目手册中摘出来的,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看到帮助这些孩子过程中孩子自身也得到了成长。也包括这位同学说,这位阿姨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 我刚才跟一个中学生交流的时候问他将来要做什么,这个活动对你有没有什么影响?他说更坚定了他要做一个政府官员的决心。他说有那么多人们需要帮助,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让他意识到这样的活动,能够在政府岗位,把经济发展的更好,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理解,这是我们在做儿童公益活动中更需要的。青少年应该关心社会,他们应该有机会了解,并在了解中有机会成长。 我今天看书的时候找到一句一百年前著名教育学者的讲话,蔡元培在1912年7月12号的时候再一个教育会议上的发言“从前瑞士教育家“昔之教育,使儿童受教于成人,今之教育,乃使成人受教于儿童…”,何谓成人受教于儿童,是利用儿童之地位而体验之教育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在考虑跟孩子有关的公益活动、学校教育也好,能动性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因为他的角度看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这个角度一个是心理的,一个是生理的,还有一个就是社会的。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庆祝儿童权利公约颁布20周年中提高到,“让我们共同推动创造一个和平、宽容、公正、尊重人权和共同承担责任的世界。简而言之,一个适合儿童的世界”。 共同承担责任,很多孩子很多青少年也希望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员,希望能够成为家庭的一员,希望影响家庭生活,希望影响社区,希望影响整个社会甚至世界。刚才一个女孩子跟我说,其实社会实践并不影响她的学习,她60%的时间花在学习,还有40%的时间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她愿意做。 有一个学者最近做过一个分析,其实在学校的学生,连上假期,课后,他们有180天不在学校。这些时间他们怎么花的,怎么用的?我们怎么样去了解、去倾听孩子的声音?让这些青少年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中来。最后成为一个决策者,将来成为领袖。我讲在座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领袖,领袖不是精英,领袖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领袖是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更包容。只要你努力,只要我们的成人世界提供更多的支持,给他们这样一个平台,他们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他们这样的能力已经通过小天使行动基金的一些活动展现出来了。 讲一个印度的例子,印度流浪儿童数量非常多,这些流浪儿童现在有一个自己的组织,他们通过流浪人之间形成一个网络相互给予支持,甚至他们搞了一个信用合作社,大家一起投钱,像基金一样运作起来,支持其他流浪儿童一起开发自己的企业,做自己小的生意,能够维持生活。遇到一些社会力量的伤害的时候,他们能够自救。这样的一个机构,这样普通的社会底层的孩子可以组织起来,通过参与改变自己的生活,影响别的孩子的生活。这就是儿童参与的核心之所在,儿童是有能力的,他们需要一个空间和支持。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