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上演两个不同“版本”:学生拿回家的手册上只有等级“甲、乙、丙”,家长另外找老师问分数排名。12日,我市(武汉)小学生返校拿期末考试成绩单,记者在不少小学发现,教育部门推行多年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终究难以抵挡家长们对考试分数的重视。 记者在一所小学看到,学校给学生发放的是《小学生成长记录册》,记载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业成绩评定、家长和老师寄语等,还有学生平时参加的实践活动。其中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一项上,没有具体的分数,而是以“甲、乙、丙”等级呈现。 该校副校长告诉记者,老师掌握学生的分数,可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但呈现给学生的则是等级,初衷之一就是缓解学生和家长对成绩的过分关注和追求,给孩子更多正面的鼓励。 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育才小学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并不看重孩子是得了“甲”还是“乙”,而是更重视孩子考试具体多少分,在班上排名位置。“考试分数出来后,老师那里都有孩子的具体成绩和班级排名,家长可以直接去老师那里查自己孩子的分,知道确切的数据心里才有底。” 汉口一所小学的校长说,发放成长记录册后,全校9成以上的家长仍然会找老师问成绩。(记者 陈玲) (武汉晚报 陈玲)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