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月10日电 (记者 王珏玢)记者从南京图书馆获悉,该馆自2004年开始对馆藏民国文献进行“数字化”保护利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司法院公报、南京市政公报、民国油印本和稿本等2000余种民国文献的全文扫描工作,并建成“中国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等多个民国系列专题数据库。 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于川介绍,由于造纸材料、制作工艺等原因,馆藏民国文献的酸化现象日益严重,对民国文献的“脱酸”保护迫在眉睫。也正是由于抢救民国文献的紧迫和重要,在实施“原生性”保护的同时也要抓紧对文献的数字化扫描、校对工作,以免珍贵史料的流失。 据了解,已完成全文扫描的2000余种民国文献“数字版”主要用于出版和供读者阅读。此外,南京图书馆结合馆藏民国文献资源特色建成涉及民国历史、人物、艺术、商业等领域的专题数据库,面向公众开放以供查阅。 南京图书馆是国内重要的民国文献收藏单位之一,现藏民国文献70余万册,包括民国时期的图书40万余册、近万种期刊和千余种报纸。所藏文献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学和体育等各个领域,具有范围广、品种全、机构遗藏和政府出版物多等特点。 (王珏玢)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