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小升初竞争激烈 市民感慨不考学生考“拼爹”(3)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1-12-29 17:03
分享到:

电脑派位现时最公平

李剑夫说,目前他正在写一份《关于纪中、一中、侨中三所市直属初中所有学位面向全市电脑派位》的提案,将在明年1月即将召开的“两会”上提交。“三所初中,由于历史、市财政倾力支持等原因,在市民的心中口碑最好,学位按什么标准派给市民呢?”

他认为,优质学位的分派模式,最公平的就是“成绩择校”,但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不允许招生考试;次之就是“金钱择校”,谁交的钱多,谁就享受,因为“谁交的钱多,这意味着投入教育的资金也就多”,但因为是公办教育,这也行不通;此外,就是“权力择校”,但“这也意味着特权阶级公开抢纳税人的钱”,自然也行不通。

“既然上述最公平的、最不公平的分配都行不通,那该按什么标准分配呢?”所以,李剑夫认为,三所初中全部学位应该面向全市电脑派位,“因为学校是全市纳税人所办,电脑派位公开透明,不仅可以杜绝腐败,而且市民都可以接受。”

不仅如此,李剑夫还认为,要引入社会监督员、第三方等全程监督电脑派位。“现在有人担忧说,如果全部学位向全市派发,会将三所名校毁掉,我倒觉得未必。”他说,名校之所以称为名校,就是体现在“加工能力”。

“名校不能只会教授好学生,在生源都差不多的情况下, 名校能教出来的学生都好,那样才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化。”他说,如此一来,还能减轻市民对政府、教育部门的质疑之声。

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

家长择校观念应改变

声音

在12月刚刚结束的中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教育均衡问题成为热点之一。“家长与孩子之所以择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中山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表示,现在已进入全民择校时代,原因是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刘传沛表示,家长与孩子之所以择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他举例说,无论是纪念中学,还是华侨中学,还有中山一中,近几年不断扩容,但仍然满足不了家长日益增长的内心要求。

“即使今天宣布上述这些学校不是重点学校了,老百姓还是会将孩子往这些学校送。”刘传沛很无奈地说,若完全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家长观念不改变,陷入择校焦虑怪圈,即便这些学校扩建成教育的航母,也解决不了矛盾。

“纪念中学的高中班级,现在已增至90个了,严重饱和,这是当年创建纪念中学时想都不敢想的。还有华侨中学初中部,从5年前的45个班级,扩至现在的57个班级,仍然满足不了群众对学位的需求。”刘传沛如是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此,有专家指出,小升初乱象的形成由来已久,要彻底解决也确实需要政府保证免试入学和就近入学的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而且具体需要教育部门来保证执行。

纪中初中:

三种途径可升学

提个醒

5年前,中山纪念中学恢复初中招生办学,起初初一招收4个班,约200名学生,现今初一已扩大到8个班,近400名学生。据了解,纪中虽然办学条件优越,但由于地处镇区,所以不参加中山城区小升初电脑派位招生。目前,纪中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主要接受三类小学毕业生报名,即直推生、推荐+面试生、特长生,然后择优录取。

直推生,即综合素质非常优秀的学生可直接推荐报名。据介绍,纪中每年都招收少量的直推生,这些直推生中有一些并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而是他们身上有一种非常难得的品德和毅力,甚至对社会已经作出了有影响的有益的贡献,这些学生可以感染周围的同学,帮助他们一起健康成长。

纪中小升初招生主体部分是推荐+面试生,这一部分的生源主要是来自全市市一级以上的小学,这些小学每年一般都会推荐几名品学兼优的小学毕业生去纪中参加面试。但由于全市推荐的学生比较多,个别学校有的年度推荐的学生能录取一两名,有的年度推荐的学生全部落榜。

纪中小升初每年也会招收少部分特长生。这里指的特长生包括体育、美术音乐等具有一定特长的小学毕业生。据了解,每年不少学校和相关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将一些这一类优秀特长生推荐到纪中,纪中从中择优录取。

怎么选择一所

适合孩子的学校

链接

1.首先了解学校。可以选择一两所,最多不要超过3所,去考察一下。看看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学生的情况、老师的情况、学校的文化,也可以到学校实地走走。基本的办学条件怎样,活动设施怎样,寝室条件怎样,师资队伍如何,老师的年龄结构如何,教风学风好不好,老师责任心强不强,获得第一手材料。

2.了解孩子个性、学业和潜能情况。如果孩子的反抗心理很强,把他放到一个压力非常大的学校,进入青春期,逆反性可能会特别强。如果孩子个性软绵绵的,需要老师压得紧一点,那么进入压力大的学校也未尝不可。

3、考虑学校路程远近。按每天在路上多花三四十分钟算,一年下来也不好说。这个时间让孩子多睡会,看点书不好吗?

4.列出学校优缺点,跟孩子一起选择。每个学校都有优缺点,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画个表,左边列优点,右边列不足。再根据孩子的特点,一起商量、选择。

5.报名时适当准备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四五六年级的成绩报告单,各种获奖证书等,如果能写封自荐信,把愿望写上也不错。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