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南京大学站: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发展(2)
来源:QQ校园论坛
发布时间:2011-11-18 12:53
点击数:
分享到:

“60与90的对话——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讨论主要内容

南京大学站: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生

观点:

90后对传统文化有亲近感

现在的90后孩子,跟我们比有一个特点,他的视野广、很开阔,甚至是国际化的,这样的好的素质,有利于他们吸取各方面的知识为自己所用,这方面当然包括对文化的各方面的知识实践、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即使在物质主义和享受主义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坚守中国文化当中的真善美的东西,而且实践他,我想这是南京大学的非常好的传统,我们南京大学在历史上就曾经设立过中国文化研究所,这里面有很多大的人物,那么这些人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整理出中国文化的经典,而且有发挥,很多学生在他们的影响下,养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今天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虽然不是大批量的,也不是大多数的,但是确实有一些学生对国学有兴趣,而且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觉得说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在技术先进的年代,也和传统的东西剥离开了,但是对传统文化也有亲近感,对这一点非常有信心。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传统文化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情感的归宿,是在内心里坚守的一个点,我想当代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传统文化固然灿烂,但是它有缺陷的,尤其是今天,我们要发展京戏、发展技术,我们要吸收外来的先进的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把时代性的东西与传统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才有前途,这样我们要有自己的根据地、立足点,我们要有自己的东西,这个是不相悖的。

方言的逐步消失是可以预见的

第一个我想说汉语作为一个象形文字而言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文字,它能够不断地吸收语言,我们今天的词语像“干部”、“办公室”、“派出所”、“科学”,诸如此类的词都是吸纳起来的,所以它才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看不出汉语的衰落。我想在汉语创新的过程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机遇,今天很多的网络语言,本身对汉语就是机缘之一。我们今天看到的什么体什么体的,当中一些合理的东西,一些表现力很强的东西,我相信有一天会成为正式的语言。

第二个关于方言问题,我想方言确实是中国文化多元的一个载体,但是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说方言在加速度不断地消失,我想说,方言不是被消灭的,而是慢慢地消失了,我们对方言有各种各样的亲近的感觉,可是我们知道语言最主要的功用是传播知识,沟通的,方言的的传播就会慢慢消失,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自己来自于甲地,太太或者女朋友来自于乙地,等到你的孩子出来之后,他哪一个都不需要了,就需要普通话、法语、英语(论坛)之类的。我想具有普通话性质的一些语言,只会越来越大行其道,我想说普通话的功能,或者说官方语言的强势的功能,有很多学者或者其他人不是很满意,在中国的宪法当中就已经提出来,宪法第19条说国家要推广说普通话,实际上是一个宪法的要求,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方言的逐步消失,大概是可以预见的这个事情。

南京大学站: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南京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研究所赵益教授

观点:

90后穿汉服不是作秀

(90后穿汉服)不能说作秀,他们表达了他们的态度,这个是需要的,表达了年轻人喜欢的文化因素,特别是悠久的历史酝酿了很多的优秀成果,戏曲古代诗词,包括历史,同时在注重这些的同时,还要加深深层次的追求,包括体验我们的社会、当代生活,不能从表面上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也要从生活中了解。同时我建议现在的90后同学,应该不断地走出去,不一定是出国,也要不断地走出去,走出去也是深层次的,了解别人的社会、历史,发现他们之后更好地反观自身。

我们要树立高尚的追求。不能满足于浅层次的东西,按照古人的说法有一个同情的理解,了解中国历史、传统的精髓的历史上,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经验、以及人生的体验。

人文素养比实用知识更重要

(与实用知识比起来)我觉得人文更重要,这个概念模糊之处,任何知识不分类别,都代表人类对未知的,世界的探索,人类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在于他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他要不仅仅是满足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也许在当代的社会中,因为分工的问题,专业越来越细,领域越来越多,实用性的东西就显得很重要,应用型的东西很重要,因为分工不一样,尽管如此,特别是我们转型中的发展中的国家,在一个古老民族文化有待于腾飞的重要时期,如果你仅仅关注于实用性知识,而忽略了探索的培养,这个后果是严重的,我觉得不管这个问题有什么概念上的界定之处,我们要强调追求知识,包括探索未知。我觉得人文素养当然是重要的。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