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4年考生减少135万 专科对一些考生已没吸引力 “适龄人口持续减少,招生计划不断增加,一增一减让身处高等教育链条末端的专科院校率先感受到了招生难。”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处长苗振青说。 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50万人,此后开始逐年减少,今年降到915万,4年少了135万。 从2010年至今,我省考生减少近15万,招生计划增加了9万多,录取率逐年提高,今年达到76%。 在上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后,考生和家长的需求也开始变化,从“有大学上”向“上好大学”转变。 “专科对一些考生已失去了吸引力。”招生老师刘华说,上不了本科的学生会复读,分数稍低的考生去打工了。 有家长曾给她算过一笔账,上民办“专二”院校,学费每年8000元,加上各项开支一年要1.5万元,三年就是4.5万元。 在家长看来,这样的投入有点不划算,如今大学已“贬值”,毕业后难找工作还得去打工,既然这样还不如趁早去打工。 生源减少已是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还有些考生“用脚投票”选择到国外上学。根据统计,这几年,我国出国留学 () 的人数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危机 未来几年可能有高校撑不下去 生源减少已是大势,2008年是个拐点,此后开始逐年下降。 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处长苗振青从事招生工作多年,今年他明显察觉到了生源减少对高校的冲击。 在他看来,生源减少,受冲击最大的是一些新的高职高专院校及收费较高的专业,尤其是实力不强、特色不突出的民办院校。 “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来说,尽管也会面临生源问题,但背后有政府‘撑腰’,民办高职院校则完全靠生源来维持运转,没生源也就意味着破产。”我省一职业院校刘校长说。 之前,曾有专家预言,生源减少,未来10年间我国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在刘校长看来,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可能用不了10年,就会有高校撑不下去。 “生源减少,竞争加剧,高职高专院校重新洗牌,甚至出现倒闭,不是危言耸听。”苗振青说,对民办院校来说,生源减少就意味着学费收入的减少,这将使他们面临生存危机。 建议 建立办学预警机制 当前,生源减少,已给高校敲响了警钟。 高职院校为什么招不满学生? 郑州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说,生源减少是一方面,教育质量也是一方面。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一些民办专科院校,专业设置重复,没特色,难吸引生源。 对于这个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曾表示,如果大学没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来保证培养质量,文凭的价值就会降低,社会不会认可。 “生源减少未必全是坏事,另一方面它会倒逼高校改革。”苗振青说,院校应更注重特色打造与市场需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 无论最终危机会不会到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应该不算坏事。 有专家建议,政府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应建立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的办学预警机制,完善民办高校重组和退出机制,确保高等教育健康平稳发展。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高考落榜生的困境与出路:落榜不落志
·“90后”大学新生装备重 花三万购数码产品
·低分生收本科通知书报完名才知是自考辅导班
·青岛残疾学生上大学最低获奖3000元
·高校录取率连年上升 高考复读班风光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