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步出考场。 家长翘首等待。 他们:考生来自各省重点高中 学习成绩至少中等偏上 目标高校排名美前五十 部分已签协议放弃高考(微博) 去美国读本科费用高昂 大多家庭经济实力雄厚 SAT 数据:报名人数年增一半 内地考生人数翻番 “美国高考”SAT有多火爆?数据也能反映问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报名SAT的考生人数每年呈50%的速度激增。2009年,全球参加SAT考试的考生有250万人,其中7%为非美国本土考生,而中国考生在非美国本土考生中占据不小的比例。 据香港媒体的相关统计,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总共有7300名考生在港参加SAT考试,其中大约7000名为内地考生,占据总比例的95%以上。另据统计,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内地考生人数又翻了一番,达到1.5万多人。 2011年10月,为满足考生需求,香港SAT考场进行改革,起用了亚洲国际博览馆(AsiaWorld-Expo)作为大考场。亚洲国际博览馆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共有十个展馆,占地70,000平方米。以5月份举行的SAT考试为例,仅亚洲国际博览馆就容纳了约3000名考生。 名词解释 SAT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分为两类:一类是推理考试,一般被称为SAT1。这是一项能力测试,内容为批判性阅读、数学及写作,但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第二类是学术能力测试,也被称为SAT 2,是分科目的专业考试,包括数学、物理等科目。通常在申请美国较好的大学时,要同时提供SAT2的成绩。 SAT在每年的1月、3月、5月、6月、10月、11月和12月都有考试,其中3月的考试仅在北美举行。也就是说,中国的考生一年最多可以参加6次SAT考试。他们可以用最好的成绩来申请美国的大学。 昨日13时40分,在香港的亚洲国际博览馆,SAT(俗称“美国高考”)考场门一打开,两个女生挽着手跑出来,直奔洗手间。随后有更多学生涌出来,记者听到各地方言:黑龙江的、湖北的、四川的、广东的、江苏的……五湖四海尖子生聚到香港,为的就是参加这场“美国高考”,为的就是上美国的本科。 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大都来自各省排得上号的重点中学,学习成绩至少中等偏上,目标是美国排名前50位的高校;他们普遍从高二就开始准备SAT考试,一部分人已经与高中签了协议,放弃中国高考;他们的家庭大都经济实力雄厚。 “美国高考”离中国内地最近的考场在香港,一年考6次,几乎次次都是这样的景象:内地高中生“千军万马”赴港赶考。 一进考场就是5小时 “真难!”来自广州某省属重点中学的高二男生小古皱着眉头对妈妈说:“饿死了,累死了。”SAT考试给“新仔”小古来了个“下马威”。这场考试从8时45分开始,总时长为3小时45分钟,期间三次休息,每次5分钟。如果算上提前进场等候和考试结束后清点考场的时间,考生总共在考场里待上约5个小时。为了避免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内排队上厕所,考生们早上不敢喝水吃饭,顶多喝几口牛奶,吃点巧克力。 SAT考试几乎没有标准答案 “题目挺难的。阅读部分很棘手。”来自南京金陵中学的女生小雨告诉妈妈。就在今年5月,她才来香港考过一次SAT。此前她已经考过一次托福,110分以上。 “阅读好难懂,我知道是讲gossip(即‘流言飞语,八卦’),就是不明白文章到底是什么观点。”来自黑龙江省的一个男生和同行的女生交谈着。昨日举行的考试是SAT中的“推理考试”,一般也称为SAT I,由三个部分组成:批判性阅读、数学、写作,每个部分的满分为800分,总分2400分。对中国学生而言,批判性阅读是难度最高的部分。 美名校录取必看SAT成绩 SAT难在哪儿?启德学府SAT主管杨壮介绍,语言方面,SAT的词汇量要求为1.2万至1.5万之间,而高二学生的词汇量普遍为3000至6000。“难度比托福考试更高,所以美国的名校多不要求考生提供托福成绩,但必看SAT成绩。” 沃邦国际教育考试研究中心总监江奇介绍,中国考试注重考记忆、考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和了解,但SAT注重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几乎没有标准答案。“如SAT的作文曾出过一个题目‘英雄也是普通人吗?’ 让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江奇说,赞成或反对,立场不重要,关键是用实例证明。 记者了解到,想申请美国的“常春藤名校”,SAT的成绩至少应该达到2200分;想申请美国排名前50位的高校,SAT成绩一般应该达到2100分。中国学生想要在“美国高考”中拿到高分,必须专门进行训练和准备。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洋高考:“狼来了”还是“鲶鱼效应”?
·面对高考,“我叫不紧张”
·高考作文不准写诗歌引发争议 于丹释其合理性
·成都交警公布高考求助热线及34个服务点位
·三代人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年代不同选择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