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放养的孩子上哈佛”引发中西方教育论战
作者:yezi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1-06-02 11:50 点击数:

[导读]2011年中国籍女孩丁丽晴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最终,她将于2011年8月17日入读哈佛大学。

 

 

 

                              “放养的孩子上哈佛”引发中西方教育论战

哈佛女孩丁丽晴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如,不准在同学家留宿,不准留在学校玩,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必须学习钢琴或小提琴等。书中还讲述了她不准女儿在练琴时喝水、上厕所等经历。她坚持“中国妈妈”不同于西方观念的育儿方式,她认为西方人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子的教育,恰当执行东方严格家教方式,更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虎妈战歌》一书因成功的商业运作和略带政治色彩的鼓噪情绪,也着实触动了东西方母亲们对教育精神和人生目标等一系列理念问题进行大辩论。要知道,在中国这个本应是虎妈聚居的国度里,大部分的妈妈并不赞同蔡美儿的做法。蔡美儿也无法代表当下中国母亲的教育观念。

“我可不会像蔡美儿那样”,丁妈妈的态度鲜明,“孩子的身心健康远比哈佛大学来得重要。我们都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父母把握住大方向就可以了,还是应该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天性能得到尽情的释放。”

女儿丽晴的一句:“直到有一天,父母赚够了钱,猛然醒悟到教育的重要性”,似乎更贴近中国高速经济发展进程中,大多数中国父母奋斗的真实写照,哈佛大学不过是得到面包之后的额外收获。放养的教育模式包含了中国传统教育中中庸的处世之道,即在承认事物矛盾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的排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的“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为从中找出与现代社会、现代人息息相关的共通点,以便于更好地为现代人借鉴,从而,使人与人、社会、万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丁妈妈不只一次的强调,“我得承认,如果没有中西方两种教育模式的结合,或许我的女儿只能入读美国前五十的院校,而不能有机会去哈佛;并且最可怕的是,有可能不会再视学习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然后者才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女儿的快乐远比哈佛大学来得重要。”正是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机缘巧合之下,才给丽晴提供了一个能够将中西方教育完美结合的成长平台。老丁夫妇认为,东西方的不同教育方式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针对个体的教育,不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有礼、有节、有制的借鉴引用,从而使每个家庭个体的教育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虎妈战歌》显然是已经被误读了的中国教育。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科技部:人才评价不与论文和经费数量过度挂钩  ·教育不公阻碍穷二代向上流动 致贫者愈贫  ·郑州教育局要求老师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遍  ·动辄成千上万 高额学费未必换来高质量教学  ·考生家长要求清华须认真回应“破格录取”质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