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一封家书引发教育反思:留学并不是“仙丹”(6)
作者: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1-05-30 12:13 点击数:

 

 

■特邀评论

教育的目的:

是金光闪闪的文凭,

还是培养健全的人?

王笑迪

在一次聚会上,我听到一个英国老师感慨中国学生太过急功近利。他在中国讲学时,曾有许多中国学生向他询问:老师,研究这个将来有什么用呢?老师,这个专业以后就业前景好吗?这位老师问我,你们中国人一直以来是否混淆了两个概念,教育与培训(education andtraining),这两者从根本上是不一样的。

他的话让我回忆起国内的经历。的确,在中国,大多数学生都在一种目的性极强的“培训”机制下学习的,为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让自己成为一个标准答案生成器。美与智慧被教科书格式化,追寻知识的乐趣被题山题海消磨殆尽,连思考都被划定边界不能越雷池半步。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对“教育”的诉求变得很简单:一纸金光闪闪的文凭,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一个升职加薪的筹码。

而在英国的价值体系中,教育又是什么?我的教授,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剑桥毕业生对我说:“教育关注的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的着眼点落在遥远的未来,它的根基扎在文明起源的过去。我教的东西并不能保证你日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因为我更看重你从前人那里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你将来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教你思考、质疑、辩论,给你更广阔的视野,这样你才能应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才能对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社会保有审慎的目光和善意的关怀。”

培育独立人格与严密的批判思维,这是从苏格拉底时代传承下来的教育理念,在如今的英国大学里,依然有许多人执着地坚守。于是,在我捧着一大摞砖头书的双手瑟瑟发抖时,读书会的英国同学会说:没有人让你把它全部读完,重要的是它启发了你多少原创性观点;在课堂辩论越来越激烈时,老师总是兴奋地煽风点火,可又绝不给出答案,因为他相信质疑比回答更重要;甚至连古老的英诗也可以被我们改编为即兴戏剧,因为有人不希望我们人到中年才开始体会到文学的魅力,他要我们在青春年少时就能亲手触摸文字的肌理,品尝创作的甘甜。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样的教育理想或许有些奢侈、有些不切实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一厢情愿想象的那样清平安宁,它永远充满冲突、矛盾、偏见与仇恨。真正的教育尽管不一定能带来财富,但却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完善的社会,在那里人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尊重他人的看法,有理性的争辩,也有宽容的理解。如两千年前,苏格拉底在雅典为自己辩护时所说,一个健全的国家需要能够独立思考的公民。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科技部:人才评价不与论文和经费数量过度挂钩  ·教育不公阻碍穷二代向上流动 致贫者愈贫  ·郑州教育局要求老师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遍  ·动辄成千上万 高额学费未必换来高质量教学  ·考生家长要求清华须认真回应“破格录取”质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