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考研资讯 > 研招简章 > 正文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07 09:27
点击数:
分享到:

一、培养目标

为国家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

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教育硕士中教育管理专业和美术学院各专业除外)均可接收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热忱欢迎在全国各有免试推荐权的高校中已经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报考我校。相关信息详见“2011年招收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办法”

三、报考条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复试时必须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不限学科专业)原件或进修学校教务部门开具的进修本科课程合格成绩单(6门或6门以上)。同等学力考生可跨专业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报名时按本科生对待,复试时按同等学力考生对待。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如果已获得专科毕业证书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满足第(3)条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的,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6)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注:

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

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4.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6.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上述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按教育部规定,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3.报名过程分为两步

(1)网上报名:考生须在9—10月份(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2010年网上报名时间为:2009年10月16日—31日每天9:00-22:00;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时间为2009年10月10日至14日每天9:00-22:00。请尽早上网登录,避免高峰时段网络堵塞,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提交报名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将不得修改。其他已提交的网报信息,考生仍可在网上报名起止时间内,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修改。请慎重选择。

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A.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B.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C.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2)现场确认:网报成功后,考生须在11月中旬到所选择的报名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网上缴费的考生除外)、照像。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报名无效。

确认程序: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及军队文职干部持军人身份证件)、学生证(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学历证书(非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网上报名的报名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查验→ 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 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所有报考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注:艺术类(报考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考生可在当地报名考试。

4.报名费:具体见教育部公告。

5.交费方式:报考点选定为我校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必须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考费,得到交费成功信息后,方可到我校确认网报信息、照相、领取准考证,否则报名无效。报考点选定为其他地方的考生交费方式以当地报考点规定为准。

6.注意事项:

(1)请考生在提交信息和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前,务必认真核准所选择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信息,错选报考点已进行网上支付交纳的报考费,将不予退还。错选报考点的考生若要正确报名,必须重新注册、报名、交费。

(2)有效身份证件指居民身份证、军人身份证件。凡所持身份证件在考试前到期者,请及时更换,以免影响考试。由此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

五、资格审查

1.复试前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复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2.考生的少数民族名称及代码网报时应如实填写,弄虚作假或输入错误、复试时要求更改者,均不得享受国家少数民族有关政策。

3.考生须在复试时提供如下材料:

(1)应届本科生提供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和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2)往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同等学力考生提供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专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不限学科专业)原件或进修学校教务部门开具的进修本科课程合格成绩单(6门或6门以上)。

注: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复试。

六、入学考试

1.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2.初试时间、地点: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报考我校并在北京地区参加考试的学生,考试地点在我校。在其他地区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向当地高招办或有关部门咨询考试地点。

3.复试时间、地点:时间为2011年4月中下旬(具体以研究生部网站通知为准);地点为首都师范大学。

4.复试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2)外语口语、听力测试;

(3)专业科目笔试(含专业必须的实验操作、上机操作或专业技法等)、专业面试;

(4)外语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参加二外听力及口语的测试;

(5)同等学力考生(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5.复试方式、比例和权重:

我校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复试人数一般为招生规模的120%左右。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

注:面试成绩或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调剂

1.我校各单位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对一志愿上线考生在专业内部或专业之间进行适当调剂。

2.我校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生源情况适当接收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校外调剂生,届时会在研究生部网站发布接收调剂生的相关信息。

3.我校将努力帮助一志愿报考我校且达到教育部复试分数线及相关要求,而由于名额所限未能录取的考生联系调剂单位。

八、体检

有关体检事宜详见研招办后期通知。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

九、录取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硕士生的考生之间,须在录取前,分别签定协议。

3.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四类:非定向、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录取时,参照考生本人所选择报考类别和考生初试、复试成绩确定录取类别(委托培养生除外)。

(1)非定向:国家计划内招生,培养费用由国家拨款。录取前考生档案调入我校,京外考生户口临时调入北京。毕业分配“双向选择”。

(2)定向培养:国家计划内定向招生,培养费用由国家拨款。我校不招收外单位定向生。

(3)委托培养:国家计划外招生,培养费用由考生单位提供。录取前考生单位、我校、考生三方签署委托培养协议。档案、工资关系和户口不转至我校。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4)自筹经费:国家计划外招生。录取前我校与考生签署自筹经费培养协议。录取前考生档案调入我校,京外考生户口临时调入北京。毕业分配“双向选择”。

5.被录取的新生如需保留入学资格,须在录取名单公示后一周之内,经本人申请、招生院系和导师同意,可以保留入学资格,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十、学费标准

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需交纳学费,2011年收费标准见后期通知。2010年收费标准为:

序号 考生类别 学费标准
1 硕士自筹经费(文科专业、理科专业) 5000元/生/年
2 硕士自筹经费(外语专业、艺术专业) 7000元/生/年
3 硕士委托培养(文科专业) 20000元/生
4 硕士委托培养(理科专业、外语专业、艺术专业) 25000元/生

十一、学制:

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

十二、就业:

1.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

2.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后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

十三、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查询注意事项

1.标“★”的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专业;

2.参考书目排列顺序与重要程度无关;

3.请根据考试科目代码查找参考书目;

4.考试内容可超出参考书范围;

5.目录内容如有变化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解释为准。

十四、招生信息查询

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网址:http://222.35.140.57/  [公网],http://grad.cnu.edu.cn/ [教育网]),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部网站查询有关通知。

报名、现场确认、准考证发放、考场安排(我校考点)、初试成绩、复试通知、录取结果等信息均可上网查询。

十五、联系方式

1.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点:校本部主楼503室

网    址:http://222.35.140.57/ [公网],http://grad.cnu.edu.cn/ [教育网]

地    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首都师范大学研招办

邮政编码:100048,     E-mail:cnuyzb@126.com

咨询电话:010-68465054,010-68902658 传真:010-68428574

2.各招生院系:

(001)政法学院010-68902681

(00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010-68902696

(005)教育学院010-68901745

(006)文学院010-68902306

(007)中国诗歌研究中心010-68902306

(008)历史学院010-68902154

(009)音乐学院010-68900436

(010)美术学院010-68437737

(012)外国语学院010-68901969

(013)数学科学学院010-68902354转220

(014)物理系010-68902348

(015)生命科学学院010-68902329

(016)信息工程学院010-68901048

(017)化学系010-68903040

(018)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010-68902339

(019)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010-68902274

(020)教育技术系010-68902832

(021)计算机应用联合实验室010-68900550

(022)初等教育学院010-62516775

(023)高等教育研究所010-68902920

十六、招生简章内容如有变化以研究生部网站解释为准。

一、学校概况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北京市市属重点大学。建校55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10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各类学生总数28,92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0,287人,博士研究生552人,硕士研究生4,986人,成人教育学生11,955人,外国留学生1,146人,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二、学位点建设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数学、艺术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点1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另可接收港澳台以及国外留学生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研究生。

三、学科建设

1、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4个:世界史、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植物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美术学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数字文献学、数学与信息技术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3个:数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25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遗传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俄语语言文学、音乐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美术学、基础心理学、光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自然地理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宗教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实验室

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太赫兹光电子学

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民政部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重点实验室(主任单位)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纳米光电子学、学习与认知、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太赫兹波普与成像

3、工程中心

工程中心4个: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生态过程分中心、空间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检测成像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高可靠嵌入式系统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四、科学研究

学校设有113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五”以来,获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6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6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18项,“973”计划合作项目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第二单位),省部级以上奖励97项,科研项目总经费10329万元。

五、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约1400亩,建筑总面积约78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46,440台件。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283.15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

六、导师队伍

我校现有博士生导师200余名,硕士生导师900余名。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3人,北京市特聘教授26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5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23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6个,北京市科技新星24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90人。

七、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目前已同25个国家和地区的14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秘鲁皮乌拉大学和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等5所国外院校合作开办了孔子学院。2006年至2009年,共向14个国家的友好学校派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649人次进行转学分课程学习或带薪实习。2006年至今,参加国外访学、培训进修、国际会议的教师达1280人次左右,学生100多人次。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院校之一,每年接收长短期留学生2,500人左右。

八、培养机制

学校设有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研究生单项奖学金、研究生科研奖励、学术创新立项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国内外联合培养基地等奖励项目。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节,知名学者论坛百余场,博硕论坛促进学术交流、历练学术能力。

2011年我校将加大奖励力度,并通过助学贷款、特困补助、科研奖励、研究生奖学金以及助学、助管、助研的"三助"活动等多项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重庆大学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工商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0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0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