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朱卫禄)日前,“中国梦 北大情—马裕藻与北京大学”专题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通过纪念和介绍以马裕藻为代表的上世纪五四时期的北大人对国家、社会的历史贡献,从而教育和启示今天的人们特别是高校师生。 据介绍,此次展览以中国梦为主题,以北大情为主线,通过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走近马裕藻和那一代北大人,聆听他们心中的北大之音,触及他们言行中的北大之魂,体悟他们生命里的北大之根,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梦,凝聚北大情,传递正能量,激励北大人。 马裕藻(1878—1945),字幼渔,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近代文化名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早年留学 () 日本,与蔡元培、鲁迅、陶成章、秋瑾、徐锡麟等仁人志士交往密切,深受他们先进思想的影响。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他对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有精深研究。他是中国第一部官方正式颁行的法定汉字注音—《注音字母》的首倡者之一,对汉语正音、传播国语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主办方介绍,马裕藻作为北大评议会任职时间最长的评议员,坚决拥护和支持蔡元培改革北大,力主“民主办学、教授治校”。时任北大国文系主任的马裕藻,积极延聘鲁迅等名师大家到北大任教,推动了北大中文系的建设,集中体现了北大人对中国梦想的执着追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对近代教育事业的历史贡献。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由国家图书馆、鲁迅博物馆、新文化纪念馆等单位提供的马裕藻手稿、专著、书信等文献资料,其中有不少还是第一次公开展出。 (人民网-教育频道 朱卫禄)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教师误用直尺扔学生致其眼盲 犯故意伤害罪获刑
·评论:女“状元”增多是应试化加剧的结果
·固废智能分类回收箱走进广州校园(图)
·评论:“状元情结”是教育绩效主义之果
·评论:一个人的合影与一群人的狂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