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教育要闻 > 正文
杭州酝酿随迁子女入学积分制 与居住证挂钩(2)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3 10:27
分享到:

积分制

目前已实施积分制的城市,积分制管理计分标准由三部分组成。

即基础分、附加分、扣减分,其中基础分为250分,指标包括个人素质、基本分、工作情况、居住情况、计划生育、预防保健、登记管理7项内容。

附加分指标包括急需人才、专利创新、表彰奖励、慈善公益、投资纳税、参政议政6项内容。

扣减分指标包括违法犯罪、违规经营、违章搭建和个人信用不良记录4项内容。

数字

记者从杭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杭州主城区一年级新生户籍儿童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如果再算上每年平稳增长的1000人左右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今年杭城一年级新生有可能达到3.6万人,比去年增加3000余人,比3年前增加了1.3万余人。

杭城一年级新生人数,这几年一直呈爆炸式增长:从2011年开始,杭城小学迎来入学高峰,2011年以前,杭城一年级新生人数一直维持在2.3万人左右,2011年一下子接近2.8万多人,2012年为2.9万人,2013年3.3万多人。

深读

杭州为啥要有“积分制”

杭城小学入学高峰趋势,今后几年将居高不下。

记者查看了2012年幼儿园的数据:小班34225人;中班35624人;大班35587人。从中可以看出,杭城小学今后压力不减。

杭城一年级新生人数暴涨,部分学校已出现“一表生”要调剂的现象,很多公办小学不得不年年扩班、扩班额,来解决每年增长的新生人数。

杭州西湖区是教育强区,同时也是一年级新生增长最快的城区。去年10月的户籍孩子调查数据显示,今年西湖区适龄入学的户籍小学新生达到7300多,比去年同期多了1000多人,加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0人,今年西湖区小学新生人数会超过1万人。

杭州江干区,是进城务工人员读书比较集中的区域,根据今年3月户籍儿童摸底调查数据统计,江干区一年级适龄户籍儿童人数为4278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50人。去年一年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2724人,保守估计,今年人数可能比去年增加千余人。

这么多孩子有入学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一位教育界人士说,现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扩容,造学校。目前,杭城各个城区都在积极扩容,首先是扩班、扩班额。

另外就是造学校。这几年杭城每年都有几所新校投入使用,但仍然无法满足增长过快的学生人数需求。以今年为例,杭城估计新增一年级新生3000人左右,按一所新校一届学生6个班,每班45人算,需要11所新校,而杭城今年新增小学只有8所。

另一个办法,就是限制学生人数。据了解,去年杭州主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比例已达到44%。

记者观察,目前杭城绝大多数是通过扩班的方式解决新生的入学需求。但一所学校在设计规划时,除了班级数,还要保证一定量的专用教室,学校不可能无限制扩班。

杭州文一街小学,是杭城去年“一表生”爆棚最厉害的学校,招生计划从4个班增加到6个班。今年已经无法再通过扩班的方式来解决了。

甚至杭城一些原来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今年会出现只能招收本地生的情况。

夏衍小学今年调查出来的户籍生达到了330人,如果按照6个班,一个班45名学生算,还要多出60余名学生。去年学校的户籍生没这么多,学校也是招了6个班,一个班46人,还招了30多名外地生。今年学校一个外地生都不收,学校只负责登记,这些学生要调剂到周边小学。

从长远来看,扩班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因为杭城教育资源的扩张赶不上入学人数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所以这些孩子入学,在报名前难以预测,他们的就学难以纳入流入地城区中小学的整体规划之中。去年,杭州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上,有一项新尝试: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进行网上预登记。

计划中的随迁子女入学采用“积分制”,是希望杭城教育资源得到合理调配,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无序状态,纳入可控程序。从目前看,对杭城教育的合理、有序发展应不乏益处。(记者 梁建伟)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猥亵女生老师被刑拘 涉事学校校长引咎辞职  ·中国高校队 首进国际赛场  ·北京中招填报志愿 专家称分配志愿可拔高填报  ·被非典挤掉的“最后一课”回来了  ·北京新一轮援疆重点改善校园取暖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