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正文
博士生成廉价劳力 廉价背后恐有廉质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都市报-三晋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0-08-28 11:21 点击数: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新书称,大多数博士生称导师为“老板”,有的导师把博士生当做廉价的高级劳动力。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完成。(据8月25日《长江日报》)

  名义上是大学里的博士,实际上却成了导师手下的廉价劳力,如此巨大反差,的确令人唏嘘。不过,假如就此便认为成了廉价劳力的博士在大学里被大材小用,甚至急于为屈才的博士鸣冤叫屈,恐怕同样是一种曲解与误读。  

  事实上,所谓博士生成了廉价劳力,本身也是个伪命题。没错,假如不读博而选择工作的话,这些博士生完全有望获得高薪,相形之下,攻读博士时的津贴的确显得相当微薄,廉价劳力用在这些博士生身上,似乎贴切不过。然而,既然选择了读博,也就意味着自愿放弃了读博期间的工作收益,既然博士生终究还是学生,也理应以学业为重,而不必过早贪恋经济上的收益。毕竟,称导师为“老板”,并不意味着大学就成了企业,更不意味着博士生该领市场化的薪水,“高薪”博士生放在哪里也都不会是个普遍现象。  

  某种程度上,能够让博士生更多地参与科研课题与重大项目,这样的导师应该说相当称职,对于博士生而言也是积累经验的难得机会。这个时候,假如因为参与了课题和科研项目,甚至是其中的主要完成人,便觉得吃了亏,与其怪导师“老板”太抠门,不如说自己当初选择读博就是个错误。  

  那么,是不是博士生成廉价劳力就理所应当,背后的博士生教育也无可挑剔了呢?假如博士生们真能成为重大课题和科研项目中的廉价劳力,不仅无可厚非,应该说还相当幸运。但是,现实的情形却是,导师们的课题更多注重于市场价值而非学术意义,尤其是横向项目,赚不赚钱更是成了立不立项的惟一考量。当博士生无缘真正有技术含量的科研工作,而被更多分配到各类赚钱的商业性项目中,当导师们成了四处拉项目的“商人”,不仅无暇与博士生们分享科研经验与专业理念,甚至连见个面都难时,如此博士培养,的确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而对于博士生们而言,放弃了拿高薪的机会,却没有换来更多的经验和长进,廉质博士其实比廉价来得更亏。  

  基于上述视点,博士生多做点课题,多参加一些项目没问题,哪怕是廉价一点也没关系,相比博士生成廉价劳力,博士教育背后的博导“商人化”、博士“打工化”以及廉价的背后是否还有廉质,恐怕才是更需关注的真问题。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wuhui]
  相关阅读:  ·男子车上伸“咸猪手”被拘 女子作证竟被母亲骂哭  ·80后闪婚闪离日渐增多 父母插手干涉成诱因(图)  ·邵阳副县长因沉船事故免职 家属公布遇难11人名单  ·舟曲学生受基金会承诺捐助4年 款项1年即停  ·幼师工资不如保姆难留人 公办民办月收入差四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