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2009年考研政治预测17题(上)
作者:全和洪|quanhehong@163.com 来源:徐绽考研信息网|http://www.xzkaoyan.com.cn 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 点击数:

2009年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第一题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党的思想路线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践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

(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

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附题: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分析说明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①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才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破除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体制和做法。③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用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看待中国和世界。④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勇于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

[NextPage]

第二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先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思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根本。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一体系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根本、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这些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精神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铸就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新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奋发图强。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抗震救灾斗争说明了哪些问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我们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在全国哀悼日里,13亿人共同为不幸遇难的同胞默哀,体现出全民族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我们坚持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崇,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2)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3)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振兴中华最深厚的力量。在我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种种磨难都没有打断中华文明的顽强发展进程,千难万险都没有磨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正是紧紧依*人民,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依*人民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和集中起来的无穷智慧,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要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5.从抗震救灾、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

6. “三鹿奶粉”事件说明了哪些问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的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道德缺失。 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这一事件的发生,给人们以警示:一些人唯利是图、不讲道德是祸根。

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没有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现代市场主要交易形式的历史条件下,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是提高国内外市场融合度的必然要求。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2)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以及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为此应该做到:

第一,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消除市场障碍,健全市场规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尽快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并维护市场体系正常运行的财产制度和信用制度,制定和完善有关市场主体权利、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竞争、市场退出,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价格、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步确立自由交易、公平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的市场规则,依法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培育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机构,促进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在市场中发挥服务、公证、监督和仲裁等作用,使其成为促进和保护竞争、消除行业封锁和垄断、建立市场信用制度的重要力量。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

(注:可以结合“邓三”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等考点作综合分析)

附题:1.用矛盾学说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大爱精神。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客观世界就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并进。矛盾就包含着危难险阻。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中华民族经受了灾难的严峻考验。这些灾难、考验,会给民族带来伤痛,甚至留下疤痕,然而在这场灾难中所体现出来的大爱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2.用人的价值学说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看他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充分展现。因为,爱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爱给人勇气,给人力量;爱使人团结,使人坚强;爱给人智慧,使人高尚。爱就是奉献,爱就是人的价值的体现。

3.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必须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汶川大地震的大难面前,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受灾者才能在生命极限之后创下人间奇迹,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救援者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之下带来希望的重生,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才能不放弃,不抛弃。相信,也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灾区人民能够早日重建家园。

[NextPage]

第三题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首先,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和先决条件。其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A.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农业大国,这样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B.我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一直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果它得不到加强,将会制约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C.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邓小平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3.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依据)。

(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2)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4)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总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5)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4.如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2)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3)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4)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5.如何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1)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3)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4)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5)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6.如何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3)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6)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7)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NextPage]

第四题 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考点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为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什么?)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与以人为本相联系的几个考点

1.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要条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4.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政治主张,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必须始终不渝地为之努力奋斗。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

5.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通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附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哲学依据和现实依据。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因此,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人的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生态、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因此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现实意义:在我国要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NextPage]

第五题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目前,我国社会在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的现实依据。

首先,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其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附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同一性原理。同一性,即“统一”、“一致”,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矛盾同一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和场所,使矛盾的各方在这一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壮大和发展自己,并且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同一性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稳定、有序。

(2)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还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因此必须构建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和谐、有序。只有社会稳定、和谐、有序才能发展经济,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民主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NextPage]

第六题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族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4)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作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

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过去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 它曾经适应于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 , 适应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但不适应今天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经济 , 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 表现为 : 第一 , 权力过分集中 , 集中于一人手中 ; 第二,容易产生官僚主义恶习;第三,封建专制主义影响较深。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1)我国政治体制本身还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2)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3)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的道路,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同时必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第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
  相关阅读:  ·中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8月30日起报名  ·名师指导:2012年政治易错背景问题解析  ·过来人经验:2012考研政治复习重点全解析  ·2012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根据现实理念进行复习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详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