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专家:人才管理行政化造成“中国式”人才浪费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4 11:13
分享到:

  原标题:专家:人才管理行政化造成“中国式”人才浪费

  看到11月27日本版刊发《人才管理去行政化箭已在弦》一文,深感惊喜:专业技术人才的春天到来了。

  在我国,人才管理行政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体制惯性,造成了“中国式”人才浪费。然而,人才自有人才的发展规律,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以“润物细无声”代替行政干预和拔苗助长,给人才提供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这才是培养和发展人才的正途。破除限制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去行政化正中题中之义。

  科研、文教、卫生等领域事业单位,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集中地,能否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放眼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无不崇尚真理、追求卓越、坚守“学术本位”,给人才成长提供自由空间。反观我们的教育、科研、医疗机构,深厚的行政化、“衙门化”色彩无疑会导致人才管理和评价模式的僵化,扼杀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同时,行政权力占据资源分配权,助长了“中国式”人才浪费。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去除行政化色彩。上个世纪初,蔡元培提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打破人才引进的藩篱,创造了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领风气之先。近100年后的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去行政化”,必将有助于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制度优势。

  笔者认为,去行政化是党中央对舆论关切的正面回应。问题是,简单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也许是容易的,破除行政化管理模式的道路却是漫长的。如何确保真正落实,仍有赖于各项制度综合发力。改革的核心就在于改变我们的理念,调适我们的心理,完善我们的制度,让事业单位回归其职能本位,促使其健康有序发展。俞海萍

(光明日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山西院校招生划出四条“红线  ·遵义12名学生呕吐入院 政府回应称系急性胃肠炎  ·江西新余学院污染气体追踪:违法排污厂设备被  ·山西职教实训基地将进行专项检查  ·南京一高校寒假放44天 网友:拉仇恨的节奏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