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细数那些年爸妈撒过的"谎" 专家:恐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24 10:35
分享到:

  原标题:细数那些年爸妈撒过的谎 专家:恐吓教育不妥

  “小时候,爸妈常骗我说,吃完饭马上躺在床上,背会与床长在一起。很长时间,我都信以为真……”近日,网友“@苗苗”发了一篇回忆儿时生活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共鸣。“在屋里打伞会长不高”、“不乖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小时候,为了让淘气的孩子“就范”,父母们不得不绞尽脑汁,编造很多无奈的“谎话”,去哄骗孩子。不少网友感叹,我们是被骗大的一代。

  “谎言”让孩子远离坏习惯?

  “不乖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经常说谎会掉牙齿”、“在屋里打伞会长不高”……小时候,你一定听过类似的说法,其实,它们只是父母为哄你听话编造的“谎言”。在父母眼里,这些“谎言”是制服孩子的法宝,有的还成了父母们的口头禅。

  有网友说,长大后,渐渐认识到,父母的一些说法是“谎言”,但还是不敢触犯。网友“@羞涩兔子牙”就是其中一位,她至今不敢盯着得了红眼病的人的双眼,生怕会被传染。

  “有些谎言能让孩子远离坏习惯。”初为人母的网友“@人妖”说,小时候,父母“撒谎”哄她,如今自己有了小孩,她也学会了编“谎言”,吓唬孩子,矫正孩子的坏习惯,比如“口水沾到脸上会长麻子”,是为了教育小孩不要乱吐口水;“边吃东西边写作业,会把字吃掉”,是为了教育孩子写作业时要专心。“@人妖”认为,父母适当“撒谎”,有时简单有效,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专家恐吓教育不妥应真实引导

  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到底能否用“谎言”应对呢?

  在厦门一家幼儿园任教的林老师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尽量少“撒谎”,一些“善意的谎言”也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比如很多孩子会问“我是如何出生的”,有些家长会说“是从垃圾堆里捡的”,孩子信以为真,很可能变得自卑、敏感。林老师说,恐吓教育往往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长期发展看,家长还是应该学会给孩子讲道理。

  此外,还有一些教育专家指出,父母编造的一些“谎言”,存在很多常识性错误,传递错误的常识,会对孩子产生误导。专家提醒,长期用一些“谎言”哄骗、恐吓孩子,迫使孩子服从,很可能让孩子缺少安全感。家长应采取更真实、更客观的方式引导孩子,建立互信、融洽的亲子关系。

  我们曾经听过的 “谎言”

  1.在房间里面撑伞,会长不高。

  2.睡觉前不能吃东西,不然半夜会有老鼠咬你的嘴。

  3.剪掉的指甲要包好,不然被老鼠偷走,会变成另外一个你。

  4.不乖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

  5.有人得了红眼病,不能盯着他的双眼看,会被传染。(海峡都市报记者 卫元青)

(东南网)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发改委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 重点查捐资助学款  ·29名澳门青年在上海进行3个月的学习实践  ·浙江传媒学院“明星猫”:有自己微博和专属歌  ·北京市朝阳区人口计生委领导莅临红黄蓝教育机  ·明星与英语的囧事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