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朱良志:展示中国的人文形象
作者:朱良志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0-11-30 09:24 点击数:

 展示中国的人文形象

——谈《中国文化读本》的编写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良志

  《中国文化读本》编写于2007年,2008年出版,当年名登畅销书榜中,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十大图书,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读物之一。这本普及性的读物引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我们试图写出一本有深度的中国文化读本,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活的精神。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尽量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比较具体的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希望读者在获得中国文化的具体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感受到中国人的活生生的性格、灵魂和情趣。

  在这其中,我们特别注意对中国文化的深度发现。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必然体现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时代精神”和“现代眼光”,我们注意中国文化表面现象“后面的东西”,那些至今还“活”着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内在意味与核心价值。如我们从纯净的瓷器、烟雨迷离的江南园林和温婉清丽的女子旗袍,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我们在介绍和展示中国文化的时候,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世界、生活态度和生命情调,他们的人生愿望和追求。因为,构成一种文化的最基础的东西,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世界。

  我们认为,普及读物也要有学术含量。对于中国文化的这种有深度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新的认识。例如:在讲孔子时突出他的天人之学和人生境界的学说,在讲孙子兵法时强调他的战略思想和“慎战”的警告,在讲禅宗时突出当下的直接的体验,等等,这些都显示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新的认识。这本书区别于过去那种单纯的普及读物,它是体现新的思想、新的认识的普及读物。读物不仅要求文字浅显,要求可读性强,而且也要求有学术含量,要体现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一方面,普及读物不能写成艰深的学术著作,因为写成艰深的学术著作就难以普及;另一方面,普及读物又不能没有学术含量,因为没有学术含量就失去了普及的意义。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邵阳副县长因沉船事故免职 家属公布遇难11人名单  ·舟曲学生受基金会承诺捐助4年 款项1年即停  ·幼师工资不如保姆难留人 公办民办月收入差四千  ·卫生部发布儿童跌倒干预指南 要求学校每月检查  ·媒体关注乡村代课教师 没有名分前途暗淡(组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