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教育要闻 > 正文
华东理工MBA坚持融合发展 毕业生薪资增长75%(2)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9 11:16
点击数:
分享到:

[摘要]华东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一直以来都为国际企业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而不懈努力。冯承才老师透露,华东理工MBA毕业生薪资增长平均75%。

主持人:各位腾讯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腾讯商学院招办面对面》。今天非常荣幸地来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坐我身旁的这位就是华东理工大学MBA招生主任冯承才老师,欢迎您!

冯承才:您好!

主持人:首先想请冯老师分享一下华东理工大学MBA项目的优势还有特色。

冯承才:说起我们华东理工大学MBA项目,其实有悠远的历史还有深厚的积淀,包括我们的灵魂。其实我们华东理工大学是从1997年开始创办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的话已经有18年的一个办学历史,其实这18年这办学历程我们经过了非常多的一些思考,以及我们办学的思路和理念的沉淀,其实近几年我们整个华理MBA的项目,经过我们非常认真地去总结,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我们华理MBA整个的一个办学的好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在现在我们整个中国MBA项目在经历一轮非常大的调整,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华理在内的很多知名的MBA院校都需要探讨,为这个项目要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其实我们华理MBA现在倡导的就是通过交流的形式一促进我们项目的发展,然后我们学理一个进步,所以说,我们近几年提出了基于交流而发展这么一个办学理念,其实说起来比较大,其实如果解释下来的话,大家应该非常清楚,其实基于交流而发展我们有三个基本的内涵,第一个的话,就是说学习的一个交流平台,第二个的话,是管理经验的一个交流平台,还有一个是社会网络的一个建构平台,其实这三个交流平台的话,对于我们很多MBA的同学的学习来讲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很多MBA同学的一个工作背景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可能有一部分的同学或者有些同学,他的学习背景并不是非常地高,但是他们想通过MBA的一个学习,能够达到一个学历提升的目的,所以说我们要通过知识的一个获取,知识的一个源源不断地提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所以说,我们第一个的平台就是管理知识与学习平台。

那么第二个的话,就是管理经验的一个交流平台,既然这个的话,在我们商学院的办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每年都有非常多的,不同背景的很多的一些MBA同学要进入商学院,进入我们华理MBA进行学生,但是他们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他管理经验的可取之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要充分地挖掘我们很多同学的管理经验的一个背景,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对方企业里面的管理经验,那么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哪些是值得我们相互借鉴的,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企业资源等等,都可以囊括其中,所以说这一点的话,我觉得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那么我们同学之间,包括同学与老师之间,包括我们的同学跟外面的一些企业高管之间充分地沟通协调、交流,这一点的话,我觉得刚才讲到的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他需要通过我们的一个交流,在这样一个平台里面才能相互地各取所长。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社会网络建构,其实这一点的话,会有很多同学也会比较认同,很多同学学习MBA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除了能够提高自己的学历,能够学习一些知识,那么更多的时候有些同学是要建构自己的朋友圈,那么这个朋友圈可能当下受到我们很多的一些业内人士的诟病,觉得商学院的朋友圈现在越来越不纯洁了,但是我觉得这个不纯洁只是个案,其实现在很多的一些同学其实在个过程中,其实已经是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去建构自己对自己以后成长非常有帮助的一个朋友圈,所以说这个社会网络建构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同学之间,还有我们的学员跟我们的老师之间,那么学员跟我们的企业导师之间、企业高管之间等等都要建立一个非常好的社会网络建构,对他接下来的一个成长和发展肯定是会有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说,我们整个办学理念是围绕大家的一些需求,围绕整个MBA的发展趋势而建设的,所以说这一点的话,也受到我们很多同学认同,所以其实在我们的这个办学理念下面,说我们的一些办学特色,很多同学现在在打电话,在咨询项目的时候,都会在有意识地在去提到这一点,那么之前,很多年,很多同学可能没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其实MBA发展到今天,我们高校之间其实现在也在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每个高校之间其实都要有不同的项目定位,对于整个细分市场的一个重新的思考,所以说,但是到目前为止,可能中国的整个MBA的发展趋势还没到这样的一个程度,那么现在的话,其实很多同学也提到了这一点,但是作为我们华理来讲的话,我们需要站出来,要做这样的一个定位,其实华理的话,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个理工科的高校,但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我们要用理工科的一些东西,跟我们商科的东西要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商工结合,这一点的话才能弥补我们很多商科同学只有理论,没有一些具体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思维方式和一些统计工具的利用,这一点的话是很多商学院同学所欠缺的,那么作为理工科来讲的话,高校来讲的话,其实我们是有这方面的优势的,可以跟商科很好地去融合,这在国外的话,其实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很多好的MBA项目都是在理工科院校下面去成长发展的,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都是大数据,统计分析,要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个管理学在这个过程中,它有什么样的变化,需要通过这方面的统计分析工具的,否则的话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那么接下来他持续的竞争力可能会有所,可能比较薄弱,那么除此之外的话,我们理工科院校大家都知道,这个研究能力比较强。

最近我们很多排名,包括QS大区排名,我们都是排得非常靠前的,其实大家都关注在我们华理的研究能力,那么研究能力非常强,所以我们有非常多的一些研究成果会出来,那么这样的话,我们这些研究成果可以转化成非常多的一些,转化率非常高,一些我们具体的国计民生非常重要的一些产品成果,所以说,我们很多同学在这方面都得益于我们华理这样一个理工科的背景,对他接下来的创新、创业都非常有帮助,因为我们现在很多MBA同学的确,通过与我们华理很多学院的一些教授联合,去办企业或者是作为顾问的形式出现,那么推动我们很多同学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成长,我们很多的一些企业,校企联合的,那么学校与MBA联合的一些企业遍地开花,我们现在真的是做到这一点,也是得益于这样一个背景,所以说我们创新创业的确,理工科背景的学校谈创新创业才有实质的作用,也是跟我们国家的大环境是相关的,那么除此之外的话,其实我们职业发展这方面,第二个特色就是我们的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服务的话,其实很多的一些BMA同学都有这样的一个需求,那么我们了解下来,其实很多的一些学校对于MBA的职业发展有所误解,他们会觉得MBA同学都是在职的,有工作单位,现在都有工作的一个情况,他们很多的时候,职业发展只是针对于全职的学生,或者现在没有工作的一些学生,但是其实我觉得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很多的一些MBA同学,尤其在职的,他现在其实有很强的职业发展提升的目的和目标,可能他现在所在的职位他不是特别满意,可能他现在所在的企业他也不是特别满意,有面临跳槽、晋升或者自己要单独出来干的这样一些想法,其实学校要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要促进我们这些同学的一个成长,所以说,我们职业发展是面向我所有的MBA同学的,不仅仅是我们全职的学生,那么现在的话,我们2015级的同学现在已经入校了,那么我们第七期的职业导师这样的一个选择,已经开始了,最近我们很多同学现在已经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导师,2015年是我们第七期的职业导师计划,今年我们总共选了大约是75到80名的职业导师作为我们同学整个两年半的职业发展服务的这样一个导师的形象出现,所以说我们在两年半的时间,我们同学首先进校之后不是选自己的学术导师,首先要选自己的职业导师,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所以说,最近我们在做这件事情。除此之外,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一些非常直接的,对他职业发展晋升很有帮助的,就是我们MBA的专场的一个招聘会,其实这一点的话,是要很大魄力的,因为这个招聘会其实组织起来也非常地困难,针对于MBA学生的职业发展的这样的一个招聘会其实并不多见,那么我们今年会在11月3号,11月的3号跟中志合办要做一个专场的MBA的招聘会,那么我们很多同学可以来学校参加这个招聘会,然后去选择自己心仪的公司,然后跳槽啊或者是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是我觉得在整个的MBA学界都是一个大的突破。

主持人:如何把国际化和本土的特色做到一个结合?

冯承才:的确主持人提到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非常好。尤其是在上海,作为MBA的一个国际化,的确需要每时每刻都放在自己的脑袋里面,因为这是战略性的一个需求,MBA大家都知道,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如果大家固步自封,觉得这个MBA项目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了,我觉得为时过早。其实现在中国的整个MBA的进程已经24年了,对吧?国外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你没有办法去把这样的一个背景去抹杀掉,你要不停地去跟国外的很多的MBA的项目去学习,看人家是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学生的,人家的课程安排是怎么样的,老师是怎么样去包装的,怎么去跟企业去结合的。那么我刚才已经在第一问里面已经提到这样一个背景,就是中国的MBA项目现在在中国发展其实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现在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去解决。那么刚才,首要的一个方式方法,我觉得要通过这样的一个引入外界的一些因素,促进自己的一个发展。那么作为我们华理来讲的话,其实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过程中,从来没有间断过与国际化的梳理,那么其实我之前不要讲,我们近期的话,其实有很大的一个变化,最近我们是跟美国的罗伯斯大学合作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班级,我们现在还跟德国的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合办一个运营管理的一个课程方向的一个班级,所以说,我们想通过跟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一个MBA项目的一个交流形式,让自己能够感知说现在国际上对于MBA的一个培养现在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应该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之路,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层面。其实我们很多很多MBA的同学,尤其在上海,他是有这样一个需求的,因为外企比较多,他要学习不同国家的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然后来处理自己现在面临的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因为其实,尤其在外企,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部门的一些领导,其实是有这方面摩擦的。那么所以说本土性的东西我觉得很重要,但是要借鉴很多国际化的一些东西进来,让自己有更好的一个包容性,这样的话,这个项目才能更好地去运营,我觉得对于我们整个中国MBA的一个项目发展是一个推动性的促进性的一个作用。

主持人:那国际化呢,已经在中国得到了部分的重视,并且MBA项目在国外已经发展100多年,在国内兴起20多年,的确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现在MBA的学员在报考一个学校的时候,可能又有大部分的人不能否定,非常地看中薪酬这一块,就是我来之前是什么样的,出去之后我的薪酬架构有什么样的变化,个人的价值得到哪些体现,我觉得是学员比较重视的一个点,希望您跟网友分享一下。

冯承才: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是一针见血的。当然,我觉得MBA学习是一个投入的,一个投资的行为,其实说到这个投资行为,可能很多的人不太认同,但是作为我们MBA同学来讲,的确,有多少的投入,我需要什么样的产出,对他来讲的话,是非常非常客观的,其实我们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也跟刚才我讲的职业发展是相契合的,那么进入华理,交了这么多学费,我们在两年半的时间能够提供学生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样的课程,然后促进他能够从一个阶段,爬升到另外一个阶段,这样的一个提升,其实对我们同学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历程,对他来讲也是成功的一个标志,但是最最重要的,对我们学校来讲,我们觉得把学生培养到这样的一个程度,这样一个水平,我们是自豪的,他其实是生命共同体的概念,而不是说他是产品,我们的学生怎么怎么样,其实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觉得也有一个成就感,是相互的,那么其实作为华理来讲的话,我们近几年职业发展服务包括我们各方各面的一些工作,其实我们想能够让我们学生得益其中,薪酬这个指标当然是最最重要的,也是很多关注的。我简单跟大家讲,我们近几年我们的薪资增长比基本上都是保持在70到75%的样子。那么举个例子,我们2012年的同学今年毕业,2015年毕业,那么2012年同学的薪资的平均的一个年薪,大约是19万到21万之间,大约20万左右,那么现在大部分的同学他的薪资已经提到了40万左右,已经是翻了一番了。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教育部: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至开除学籍处分  ·90后中国10大影响力人物出炉 王俊凯马可上榜  ·教育部新规拟增四种情况大学生不得转学  ·全国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 2017年起免书费  ·江西林业定向生 招考推出新政策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