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教育要闻 > 正文
清华北大专家为中国慈善立法建言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6 09:15
分享到:

  原标题:清华北大专家为中国慈善立法建言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戴盈)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与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14日联合发布慈善立法专家建议稿。

  这份酝酿历时近一年的专家建议稿共200多条法条,分为14章,分别是:总则、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组织财产的管理使用、慈善信托、慈善服务、慈善志愿服务、境外慈善组织的分支机构、非法人慈善组织、促进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

  自2005年,慈善立法被民政部提出,到2013年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中国慈善环境已发生深刻改变。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说,让他最感动的是,在慈善立法过程中,包括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民政部在内的相关部门,都秉持了开门立法的开放态度。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告诉记者,建议稿关于慈善组织财产管理占了重要比例。实际上,这几年社会舆论对慈善行业的批评都与财产方面相关。而建立财产规则,包括来源、增值保值问题、经营性活动的边界、关联交易等,都对规范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起草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培峰认为,建议稿中非法人慈善组织单独成章是为了保证慈善领域多样化,特别是为有登记障碍、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草根组织提供合法的生存空间。

  此版建议稿有若干突破:

  首先是谁来募捐。建议稿认为只要一个慈善组织通过公益性检测、针对不特定社会公众为受益人群,都有向公众募捐的资格。

  其次,信息公开要有底线。与正在筹备的其他专家建议版不同,清华北大版并未把信息公开的规定单独成章。

  第三,提出境外慈善组织分支机构在华设立与管理问题。专家认为,中国正以大国开放的姿态活跃于世界舞台,无论是中国慈善走出去,还是境外慈善走进来都需要有相关的规范。

  (新华网 戴盈)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7位“知名”90后讲述创业“秘籍”  ·公安大学女生诉真功夫 获赔1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北京:金帆团不得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考级  ·女大学生找工作失联 被同乡骗入合肥搞传销  ·诺奖得主保罗·纳斯北大受聘名誉教授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